中投顾问重磅推出产业研究大脑,是"产业研究的数字化高效工具",欢迎试用体验! | ||||
---|---|---|---|---|
产品名称 | 目标用户 | 核心功能定位 | 产品介绍 | 试用申请 |
产业研究大脑 | 政府、企业内关注产业发展的领导及工作人员 | 产业研究工作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 详情 > | 申请 > |
联系电话: 400 008 0586; 0755-82571568
微信扫码:
第一章 中投顾问视点
1.1 行业投资要点
1.2 报告研究思路
第二章 机器人产业概念界定及产业链分析
2.1 机器人产业定义及分类
2.1.1 机器人产业定义
2.1.2 机器人产业分类
2.2 机器人产业特点及模式
2.2.1 机器人产业地位及影响
2.2.2 机器人产业发展特征
2.2.3 机器人产业商业模式
2.3 行业产业链分析
2.3.1 产业链结构
2.3.2 机器人成本构成
2.3.3 上下游行业影响
第三章 机器人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3.1 国外机器人产业发展分析
3.1.1 全球产业规模
3.1.2 细分市场结构
3.1.3 区域市场格局
3.1.4 产业发展态势
3.1.5 各国发展水平
3.1.6 产业技术创新
3.1.7 国外经验借鉴
3.2 中国机器人产业规模结构
3.2.1 市场规模状况
3.2.2 细分市场结构
3.2.3 区域布局状况
3.3 中国机器人产业供需状况
3.3.1 行业供给状况
3.3.2 行业需求状况
3.3.3 供需平衡分析
3.4 中国机器人产业竞争结构分析
3.4.1 新进入者威胁
3.4.2 替代品威胁
3.4.3 上游供应商议价能力
3.4.4 下游用户议价能力
3.4.5 现有企业间竞争
3.5 中国机器人产业区域格局
3.5.1 长三角地区
3.5.2 珠三角地区
3.5.3 京津冀地区
3.5.4 东北地区
3.5.5 中部地区
3.5.6 西部地区
第四章 中国机器人产业市场趋势及前景预测
4.1 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4.1.1 行业发展机遇
4.1.2 行业发展趋势
4.1.3 技术发展趋势
4.2 行业需求预测分析
4.2.1 应用领域展望
4.2.2 行业需求态势
4.2.3 未来需求预测
4.3 中投顾问对“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前景预测分析
4.3.1 行业影响因素
4.3.2 市场规模预测
第五章 机器人产业确定型投资机会评估
5.1 工业机器人行业
5.1.1 工业机器人产量
5.1.2 工业机器人销量
5.1.3 市场规模分析
5.1.4 市场运行特点
5.1.5 竞争格局分析
5.1.6 龙头企业分析
5.1.7 下游应用结构
5.1.8 行业需求分析
5.1.9 行业融资规模
5.1.10 市场空间分析
5.1.11 投资风险分析
5.1.12 投资策略建议
5.2 机器人系统集成领域
5.2.1 市场发展状况
5.2.2 区域分布情况
5.2.3 竞争格局分析
5.2.4 龙头企业分析
5.2.5 行业盈利性分析
5.2.6 市场空间分析
5.2.7 投资风险分析
5.2.8 投资策略建议
第六章 中国机器人产业风险型投资机会评估
6.1 家庭服务机器人行业
6.1.1 服务机器人规模
6.1.2 市场规模分析
6.1.3 市场发展状况
6.1.4 竞争格局分析
6.1.5 龙头企业分析
6.1.6 行业发展前景
6.1.7 行业发展趋势
6.1.8 投资风险分析
6.1.9 投资策略建议
6.2 医疗机器人行业
6.2.1 市场发展状况
6.2.2 细分领域发展
6.2.3 竞争格局分析
6.2.4 龙头企业分析
6.2.5 行业发展趋势
6.2.6 市场空间分析
6.2.7 行业融资规模
6.2.8 投资风险分析
6.2.9 投资策略建议
6.3 机器人零部件领域
6.3.1 市场发展状况
6.3.2 减速器市场状况
6.3.3 伺服系统市场状况
6.3.4 控制器市场状况
6.3.5 竞争格局分析
6.3.6 龙头企业分析
6.3.7 市场空间分析
6.3.8 行业发展机遇
6.3.9 投资风险分析
6.3.10 投资策略建议
第七章 中国机器人产业未来型投资机会评估
7.1 智能机器人
7.1.1 产业链分析
7.1.2 市场发展状况
7.1.3 关键技术分析
7.1.4 竞争格局分析
7.1.5 应用场景分析
7.1.6 行业发展前景
7.1.7 投资风险分析
7.1.8 投资策略建议
7.2 机器视觉技术
7.2.1 产业链分析
7.2.2 市场规模分析
7.2.3 专利申请数量
7.2.4 竞争格局分析
7.2.5 龙头企业分析
7.2.6 行业盈利性分析
7.2.7 市场空间分析
7.2.8 投资风险分析
7.2.9 投资策略建议
7.3 人机交互
7.3.1 技术演变阶段
7.3.2 市场发展状况
7.3.3 竞争格局分析
7.3.4 龙头企业分析
7.3.5 未来发展趋势
7.3.6 市场空间分析
7.3.7 投资风险分析
7.3.8 投资策略建议
第八章 中国机器人产业投资壁垒及风险预警
8.1 机器人产业投资壁垒
8.1.1 政策壁垒
8.1.2 资金壁垒
8.1.3 技术壁垒
8.1.4 贸易壁垒
8.1.5 竞争壁垒
8.1.6 细分领域壁垒
8.2 机器人产业投资外部风险预警
8.2.1 政策风险
8.2.2 资源风险
8.2.3 税率风险
8.2.4 信用风险
8.2.5 应用风险
8.3 机器人产业投资内部风险预警
8.3.1 技术风险
8.3.2 价格风险
8.3.3 竞争风险
8.3.4 盈利风险
8.3.5 人才风险
8.4 机器人产业项目运营风险预警
8.4.1 法律风险
8.4.2 商业风险
8.4.3 规模风险
8.4.4 安全风险
8.4.5 风险防范
机器人是靠自身动力和控制能力来实现各种功能的一种机器,在工业、医学、农业、建筑业甚至军事等领域中均有重要用途。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RF)将机器人分成两大类,即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
近年来,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日益增大,制造业面临巨大的危机,转型智能制造成为未来发展的大趋势。在此背景下,“机器换人”成为制造业的必然选择。《中国制造2025》将“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作为大力推动的重点领域之一,并在重点领域技术创新路线图中明确了我国未来十年机器人产业的发展重点主要为两个方向:一是开发工业机器人本体和关键零部件系列化产品,二是突破智能机器人关键技术,开发一批智能机器人。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表示,2023年1月至10月,中国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超过13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3%,机器人产品进出口总额达26.6亿美元,同比增长23%,机器人产业发展势头旺盛,潜力巨大。中国机器人技术产品不断创新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减速器、控制器、伺服系统等关键零部件技术水平持续提升。工业机器人呈现系列化发展,从高速、高精到高负载、高可靠的产品不断面世,服务和特种机器人产业化进程加速。
2021年12月21日,工信部等15部委发布《“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到2025年,我国成为全球机器人技术创新策源地、高端制造集聚地和集成应用新高地。一批机器人核心技术和高端产品取得突破,整机综合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关键零部件性能和可靠性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速超过20%。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军企业及一大批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建成3-5个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制造业机器人密度实现翻番。到2035年,我国机器人产业综合实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机器人成为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2023年10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培育2-3家有全球影响力的生态型企业和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打造2-3个产业发展集聚区,孕育开拓一批新业务、新模式、新业态;到2027年,人形机器人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形成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综合实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2024年1月5日,应急管理部及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应急机器人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研发一批先进应急机器人,大幅提升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和智能化水平;建设一批重点场景应急机器人实战测试和示范应用基地,逐步完善发展生态体系;应急机器人配备力度持续增强,装备体系基本构建,实战应用及支撑水平全面提升。
由中国电子学会发布的《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显示,预计202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预计将突破115亿美元,服务机器人预计突破102亿美元,特种机器人预计突破34亿美元。我国机器人前沿创新技术方面,医疗微创机器人、新一代协作机器人、高端仿生机器人等技术保持国际前沿水平,未来有望在家庭服务机器人、医疗康复机器人、工业视觉、云服务机器人等更多领域实现国际先进水平。
中投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机器人行业“十四五”发展趋势与投资机会研究报告》,依托庞大的调研体系,结合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分析模型,通过对机器人行业的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发展趋势及前景等方面进行细致分析,深入挖掘机器人行业相对成熟的确定型投资机会、挑战机遇并存的风险型投资机会和仍在探索中的未来型投资机会,并对机器人行业的投资风险做出预警。
本报告将帮助对机器人行业有投资意向的机构或个人,全面了解机器人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准确把握投资机会点。此报告将是您跟踪机器人行业最新发展动态、挖掘投资机会、评估投资价值的重要参考工具。